神的慈爱

All Content

神的慈爱


约翰福音 3:1-18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 约 3: 16

  和我同事多年的一位日本牧师,在没有成为基督徒之前,曾就读毕业于一所佛教大学。他不喜欢人家对佛教一无所知就大发言论,因为在佛教里也有许多不同的学派思想。熟知佛教思想的他曾说:神的慈爱和佛祖的慈悲是不相同的。

  佛祖教导说,人拥有的强烈情感,无论是好的正面的,或是坏的负面的——比如,恨恶,贪婪,自我认同,爱国心,甚至就连爱本身,都无可避免的会带来苦难。但藉着打坐静思,拒绝这些欲望,我们就能悟道。与此同时,佛祖还说,直到整个世界都悟出道,他才会进入涅槃。所以他又被称为慈悲的佛祖 !

  神的爱,的确是带来了苦难。那位受苦的神的仆人,通过以赛亚书发出预言。祂并没有为着要保持安稳的形象而拒绝受苦。约翰说,神爱这个世界。祂的爱是这么长阔高深,以致于祂愿意直面苦难,甚至不惜让祂的独生爱子死在人所咒诅的十字架上。耶稣没有逃避苦难,祂甘愿为了拯救我们而死。

  你是否经历了神的大爱呢?

禱告

主啊,祢实在爱我们,为我们舍命,并拯救我们脱离罪恶。主啊,求祢教导我们,知道如何去爱祢,也去爱他人。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听歌默想: 我们欢迎君王降临 (讚美之泉) 土豆   YouTube )

诵读:楚云   片头: 张妙阳


约翰福音 3:1-18
1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犹太人的官。
2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
3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4尼哥德慕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5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6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7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8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9尼哥德慕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10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1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12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13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14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15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17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神的慈爱


约翰福音 3:1-18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 约 3: 16

  和我同事多年的一位日本牧师,在没有成为基督徒之前,曾就读毕业于一所佛教大学。他不喜欢人家对佛教一无所知就大发言论,因为在佛教里也有许多不同的学派思想。熟知佛教思想的他曾说:神的慈爱和佛祖的慈悲是不相同的。

  佛祖教导说,人拥有的强烈情感,无论是好的正面的,或是坏的负面的——比如,恨恶,贪婪,自我认同,爱国心,甚至就连爱本身,都无可避免的会带来苦难。但藉着打坐静思,拒绝这些欲望,我们就能悟道。与此同时,佛祖还说,直到整个世界都悟出道,他才会进入涅槃。所以他又被称为慈悲的佛祖 !

  神的爱,的确是带来了苦难。那位受苦的神的仆人,通过以赛亚书发出预言。祂并没有为着要保持安稳的形象而拒绝受苦。约翰说,神爱这个世界。祂的爱是这么长阔高深,以致于祂愿意直面苦难,甚至不惜让祂的独生爱子死在人所咒诅的十字架上。耶稣没有逃避苦难,祂甘愿为了拯救我们而死。

  你是否经历了神的大爱呢?

祷告

主啊,祢实在爱我们,为我们舍命,并拯救我们脱离罪恶。主啊,求祢教导我们,知道如何去爱祢,也去爱他人。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听歌默想: 我们欢迎君王降临 (讚美之泉) 土豆   YouTube )

诵读:楚云   片头: 张妙阳


约翰福音 3:1-18
1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犹太人的官。
2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
3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4尼哥德慕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5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6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7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8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9尼哥德慕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10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1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12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13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14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15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17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THE LOVE OF GOD


John 3:1-18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e and 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 eternal life." —John 3:16

A Japanese pastor with whom I worked for many years graduated from a Buddhist university before becoming a Christian. He didn't like it when people spoke ignorantly about Bud­dhism, for there are many varieties of thought within it. One thing I remember him saying was that the all-encompassing love of G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passion of Buddha.

Buddha taught that passionately held feelings, whether "good" or "bad"—hatred, greed, the desire to maintain self-identity, patriotism, even love—lead inevitably to suffering. But by meditating and rejecting such passions, he taught, we can achieve enlightenment. At the same time, Buddha took a vow that he would not enter Nirvana until the whole world achieved enlightenment. So he is called the Compassionate Buddha.

Indeed, the love of God led to suffering. The Suffering Servant of God, prophesied in Isaiah, did not reject suffering to maintain his serenity. When John 3:16 says that "God so loved the world," it's saying that God loved the world so much that he didn't turn away from suffering—even the cursed suffering of the death of his Son on a cross—and neither did Jesus turn away, but died willingly—to save us. Have you experienced that love?

Prayer

Teach us, O Lord, how to love you and to love ­others, as you have loved us. In your name we pray. A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