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的時刻

All Content

警醒的時刻


使徒行傳 5:1-11
「彼得說:『你們為甚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 -徒 5:9

中國有句諺語:「殺雞儆猴」。換句話說,讓人害怕懲罰,他們就不會違反規則。這就是這段關於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令人不安的故事中,彼得所做的事嗎?

在《使徒行傳》的前幾章,作者路加記錄了早期教會的成長和特徵。在《使徒行傳》第四章末尾,我們讀到信徒「一心一意」和「凡物公用」,還讀到巴拿巴的慷慨奉獻,他賣了一些田地,把價銀全部交給了教會。

然而,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卻顯露出一張欺騙的羅網。這對夫婦賣了一些田地,私自留下部分價銀,卻假裝將全部交給了教會。彼得嚴厲地譴責了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留下部分價銀,而是因為他們撒謊,以為可以欺哄聖靈。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故事?難道彼得是在用這對夫婦的欺騙行為來「殺雞儆猴」?其實,這故事主要不是關於彼得。住在我們裏面並運行在教會當中的聖靈,正在執行耶穌的救贖計劃。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提醒了我們,應當單單依靠聖靈來成長和蒙福,絕不要忘記聖靈是全能的主。

禱告

主耶穌,感謝祢賜下聖靈的應許和同在,成為我們的保惠師。請幫助我們在凡事上信靠並尊榮聖靈。阿們。


使徒行傳 5:1-11

1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 2 把價銀私自留下幾份,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幾份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3 彼得說:「亞拿尼亞,為什麼撒旦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份呢? 4 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做主嗎?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5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仆倒,斷了氣。聽見的人都甚懼怕。 6 有些少年人起來,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7 約過了三小時,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這事。 8 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 9 彼得說:「你們為什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10 婦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少年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 11 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

警醒的时刻


使徒行传 5:1-11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 -徒 5:9

中国有句谚语:“杀鸡儆猴”。换句话说,让人害怕惩罚,他们就不会违反规则。这就是这段关于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令人不安的故事中,彼得所做的事吗?

在《使徒行传》的前几章,作者路加记录了早期教会的成长和特征。在《使徒行传》第四章末尾,我们读到信徒“一心一意”和“凡物公用”,还读到巴拿巴的慷慨奉献,他卖了一些田地,把价银全部交给了教会。

然而,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故事却显露出一张欺骗的罗网。这对夫妇卖了一些田地,私自留下部分价银,却假装将全部交给了教会。彼得严厉地谴责了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留下部分价银,而是因为他们撒谎,以为可以欺哄圣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故事?难道彼得是在用这对夫妇的欺骗行为来“杀鸡儆猴”?其实,这故事主要不是关于彼得。住在我们里面并运行在教会当中的圣灵,正在执行耶稣的救赎计划。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故事提醒了我们,应当单单依靠圣灵来成长和蒙福,绝不要忘记圣灵是全能的主。

祷告

主耶稣,感谢祢赐下圣灵的应许和同在,成为我们的保惠师。请帮助我们在凡事上信靠并尊荣圣灵。阿们。


使徒行传 5:1-11

1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 2 把价银私自留下几份,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份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旦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份呢? 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做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5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 6 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 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10 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11 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A SOBERING MOMENT


Acts 5:1-11
Peter said to her, “How could you conspire to test the Spirit of the Lord?” —Acts 5:9

“Kill the chicken to scare the monkey,” says a Chinese proverb. In other words, put the fear of punishment into people, and they will not break the rules. Is that what Peter does in this unnerving story about Ananias and Sapphira?

In the early chapters of Acts, the writer Luke includes progress reports on the growth and character of the early church. At the end of Acts 4 we read that the believers were “one in heart and mind” and “shared everything they had.” We also read of a generous donation by Barnabas, who sold some land and gave all the money to the church.

The story of Ananias and Sapphira, however, reveals a web of deceit. The couple sold some land and kept some money for themselves while pretending to give all the proceeds to the church. Peter harshly condemned them—not for keeping some of the profit but for lying and thinking they could deceive the Holy Spirit.

What should we make of this story? Is Peter making an example of this deceitful couple? Well, this story isn’t mainly about Peter. The Holy Spirit, who lives and moves within us and the church, is carrying out Jesus’ plans for redemption. Ananias and Sapphira’s story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rely only on the Spirit for growth and blessing—and we should never forget that the Spirit is the Lord Almighty.

Prayer

Lord Jesus, thank you for the promise and presence of the Holy Spirit, our comforter. Help us to trust and honor the Spirit in all things. Amen.